欢迎访问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国企改革

“双百行动”激发福建国企的活力、动力和潜力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0-09-23 13:39 浏览量:{{pvCount}}
相关文章:

自2018年8月启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以来,福建省“双百企业”聚焦重点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省国资公司

“五坚持五提升”实现企业转型发展

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国资公司”)是“双百亿”大型省属国企,被确定为“双百企业”后,积极推进“五坚持五提升”改革举措,实现放大国有资本功效的目的。

坚持平台运作,提升资本运营能力。一是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设立3家控股基金管理公司,覆盖股权、证券投资2类牌照。二是合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2年间先后落地东南造船海工船等5个项目。三是以参与优质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等二级市场产品投资等方式实现资本收益。

坚持国企担当,提升项目布局能力。一是发起组建省国改基金,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资本价值的优势企业。二是于2018年底承担总规模200亿元的省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管理重任。三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配合做好集成电路、军民融合等国家级产业基金的设立投资。

坚持内稳外扩,提升资金保障能力。一是2019年6月公司成功将主体评级提升至AA+,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扩大融资渠道,取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超过200亿元,对外银行融资余额22.28亿元,累计成功发行三项主要品类债券43亿元。三是合理处置低效资产,近3年实现资产盘活收益近5亿元。

坚持机制改革,提升人才竞争能力。一是与基金公司主要负责人签订业绩考核责任状,实施增量业绩和绩效奖金挂钩考核,健全团队奖金分配制度。二是试行激励约束方案,对员工及团队进行提成奖励,再辅以3年期考核约束。三是探索项目跟投机制,限定跟投对象为基金投决会委员和投资项目承揽团队。

坚持从严管控,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一是搭建治理架构、战略与偏好、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风险管理架构,建成风险监测体系。二是遵循“全面性、审慎性、独立性、有效性、适时性”五性原则。三是以大股东回购、优化利息支付条件等风控举措提前化解潜在问题。

省国资公司用好用足“双百行动”的政策包和工具箱,带动公司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9年进入福建企业50强。

一是企业转型发展驶上了“快车道”。截至2019年底,公司管理12只基金规模455.1亿元。国有资本运营收入4096.8万元,利润3233.44万元。2018年10月,权属国资康复公司在历经脱钩、股改后,完成新三板挂牌。

二是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双丰收”。依托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参与其他省属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同时,纾困一号基金成功受让的游族网络和雪人股份盈利均超30%。

三是健全风险控制筑牢了“防火墙”。资本运营板块各权属企业,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风控流程达15项,形成完整的“业务流+客户流+信息流+资产流”的金融闭环风控生态。

四是激励机制改革形成了“新优势”。在试行薪酬改革和跟投机制后,基金团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激发,形成了“管理技能+业务技能”的“人才双轨制”市场化管理模式。

厦门新立基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考核体系

厦门新立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新立基”)以成功申报“双百企业”为契机,重点围绕公司战略发展定位以吸引战略投资者改善股东结构,推出管理层与技术骨干员工持股政策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分享企业不断成长的红利,并进一步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考核体系。

积极引入与公司发展理念相契合的民营战投:针对有意向投资公司的民营战略投资者,公司组织专项工作组对意向战投进行尽调,并着力提高民营战投对公司投资的成功概率。今年年初,公司成功通过省产权交易中心以公开挂牌形式引入一家民营战投,完成国企混改工作。

积极宣贯,增强员工持股意识:一是向员工进行相关文件的专业解读。二是制定员工持股方案,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公开持股资格的认定、持股比例的设定、持股价格的确定、股份锁定期、股份流转等。三是公司经营管理层率先认购股份,同时鼓励核心业务团队人员积极参与股份认购,为仍有认购额度的员工与引进的人才预留股权,鼓励与企业同步成长。

坚持平台运作,提升资本运营能力。一是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设立3家控股基金管理公司,覆盖股权、证券投资2类牌照。二是合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2年间先后落地东南造船海工船等5个项目。三是以参与优质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等二级市场产品投资等方式实现资本收益。

坚持国企担当,提升项目布局能力。一是发起组建省国改基金,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资本价值的优势企业。二是于2018年底承担总规模200亿元的省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管理重任。三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配合做好集成电路、军民融合等国家级产业基金的设立投资。

坚持内稳外扩,提升资金保障能力。一是2019年6月公司成功将主体评级提升至AA+,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扩大融资渠道,取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超过200亿元,对外银行融资余额22.28亿元,累计成功发行三项主要品类债券43亿元。三是合理处置低效资产,近3年实现资产盘活收益近5亿元。

坚持机制改革,提升人才竞争能力。一是与基金公司主要负责人签订业绩考核责任状,实施增量业绩和绩效奖金挂钩考核,健全团队奖金分配制度。二是试行激励约束方案,对员工及团队进行提成奖励,再辅以3年期考核约束。三是探索项目跟投机制,限定跟投对象为基金投决会委员和投资项目承揽团队。

坚持从严管控,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一是搭建治理架构、战略与偏好、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风险管理架构,建成风险监测体系。二是遵循“全面性、审慎性、独立性、有效性、适时性”五性原则。三是以大股东回购、优化利息支付条件等风控举措提前化解潜在问题。

省国资公司用好用足“双百行动”的政策包和工具箱,带动公司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9年进入福建企业50强。

一是企业转型发展驶上了“快车道”。截至2019年底,公司管理12只基金规模455.1亿元。国有资本运营收入4096.8万元,利润3233.44万元。2018年10月,权属国资康复公司在历经脱钩、股改后,完成新三板挂牌。

二是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双丰收”。依托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参与其他省属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同时,纾困一号基金成功受让的游族网络和雪人股份盈利均超30%。

三是健全风险控制筑牢了“防火墙”。资本运营板块各权属企业,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风控流程达15项,形成完整的“业务流+客户流+信息流+资产流”的金融闭环风控生态。

四是激励机制改革形成了“新优势”。在试行薪酬改革和跟投机制后,基金团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激发,形成了“管理技能+业务技能”的“人才双轨制”市场化管理模式。

厦门新立基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考核体系

厦门新立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新立基”)以成功申报“双百企业”为契机,重点围绕公司战略发展定位以吸引战略投资者改善股东结构,推出管理层与技术骨干员工持股政策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分享企业不断成长的红利,并进一步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考核体系。

积极引入与公司发展理念相契合的民营战投:针对有意向投资公司的民营战略投资者,公司组织专项工作组对意向战投进行尽调,并着力提高民营战投对公司投资的成功概率。今年年初,公司成功通过省产权交易中心以公开挂牌形式引入一家民营战投,完成国企混改工作。

积极宣贯,增强员工持股意识:一是向员工进行相关文件的专业解读。二是制定员工持股方案,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公开持股资格的认定、持股比例的设定、持股价格的确定、股份锁定期、股份流转等。三是公司经营管理层率先认购股份,同时鼓励核心业务团队人员积极参与股份认购,为仍有认购额度的员工与引进的人才预留股权,鼓励与企业同步成长。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明晰权力边界:一是规范董事会,突出董事会功能,并落实董事会职权。二是责权体系再设计,合理分配职能权限。三是制定党委会与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议事规则。

以业务为核心进行部门重置,优化薪酬考核体系:一是设立具有事业部性质的营运中心。二是人事部门对原有员工的岗位职级进行重新确认。三是优化薪酬考核体系。通过外部市场对标保证员工薪酬外部竞争力;提升薪酬管理的激励性和灵活性;绩效薪酬适当向核心层岗位和关键员工倾斜。

加强党的领导,为改革工作规范性开展保驾护航:一是2018至2020年,涉及改革工作的的22个议题均由党委会审核通过。二是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优化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三是强化党组织在公司中高级人才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责任。四是加强党组织对改革工作的宣传。

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的各项改革工作延至2020年上半年完成,但2019年公司在推动改革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经营业绩、管理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 

一是销量创新高。2019年公司完成了近45万吨的沥青销售量,突破历史新高。连续亏损多年的江西子公司当年实现扭亏;广东办事处在无基地库、无上游炼厂资源支持、无稳定客户源的情况下,全年销售量仅次于公司已深耕多年的福建市场。厦门新立基全年实现营收15.2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7%,实现归母净利润3852万元,同比去年增长47%。 

二是布局新节点。公司在海南与江苏片区新设办事处,并首次在海南中标高速与省道的沥青供应项目2.88万吨。通过引入销售人才,江苏片区2020年一季度完成1531吨的销售量,为公司逐步进入长三角区域奠定基础,并有望凭借其全国沥青销售集散中心的地位为公司货源的组织、销售渠道的拓宽等带来全新的机遇。 

三是深化与战投合作。此次公司增资扩股引入的福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为省内道路施工行业的龙头民营企业,2020年公司中标其在三明高速的施工项目,沥青供应量将达到3.3万吨。实现了公司与道路施工企业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公司在沥青供应链下游行业的探索性延伸创造良机。 

福日电子

破立并举 以改革向市场要活力要效益

福建福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日电子”)是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骨干企业之一,上市以来,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公司已从上市初的传统电视机生产企业成功实现战略转型。

践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组织保障体系为重点,切实筑牢创新创业创造根基。构建三级立体式研发组织机构,实现自上而下的统筹和自下而上的反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驱动,以及兼顾当前和未来、短期和长期的研发体系。以经费和项目为载体,有效确保研发与战略无缝链接。厦钨确立了“以经费为调动,以项目做载体”的研发总思路,将所有的研发活动分为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工艺革新、装备研发四大类。以IPD模式为抓手,着力形成梯次接力同频共振。通过IPD的实施,形成了产业协同和联合技术攻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厦钨坚持贯彻“调结构、稳发展、促腾飞”的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实行产品事业部制改革,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以品牌创新、技术驱动为引领,加强与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名片”。

在开发市场的同时,厦钨潜心修炼“内功”。一是致力将“厦钨制造”提升为“国际先进制造”,通过品质提升、效率提升,增强自身实力。二是立足阶段技术优势,瞄准行业前沿,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促进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部分高技术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

此外,厦钨深入贯彻绿色发展要求,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着力开发绿色开采、绿色冶炼及废旧产品无害化回收技术。

福人福州

借力“双百行动”加速改革落地

福人木业(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人福州”) 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刨花板产品为主业的国有全资公司,拥有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均质刨花板生产线。被确定为“双百企业”后,福人福州以改革促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践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组织保障体系为重点,切实筑牢创新创业创造根基。构建三级立体式研发组织机构,实现自上而下的统筹和自下而上的反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驱动,以及兼顾当前和未来、短期和长期的研发体系。以经费和项目为载体,有效确保研发与战略无缝链接。厦钨确立了“以经费为调动,以项目做载体”的研发总思路,将所有的研发活动分为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工艺革新、装备研发四大类。以IPD模式为抓手,着力形成梯次接力同频共振。通过IPD的实施,形成了产业协同和联合技术攻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厦钨坚持贯彻“调结构、稳发展、促腾飞”的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实行产品事业部制改革,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以品牌创新、技术驱动为引领,加强与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名片”。

在开发市场的同时,厦钨潜心修炼“内功”。一是致力将“厦钨制造”提升为“国际先进制造”,通过品质提升、效率提升,增强自身实力。二是立足阶段技术优势,瞄准行业前沿,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促进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部分高技术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

此外,厦钨深入贯彻绿色发展要求,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着力开发绿色开采、绿色冶炼及废旧产品无害化回收技术。

福人福州

借力“双百行动”加速改革落地

福人木业(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人福州”) 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刨花板产品为主业的国有全资公司,拥有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均质刨花板生产线。被确定为“双百企业”后,福人福州以改革促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重提升,促进企业增长强后劲:一是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结果的“尺子”作用。把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所呈现出的公平、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员工能力和业绩的重要标尺,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紧密结合,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市场化的“引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二是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结果的“镜子作用”。通过实施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目标分解落实和过程动态监控管理,及时展示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工作目标完成进度与质量,为各级管理者开展绩效跟踪、检查、沟通、指导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明白目标差距,查找自身短板,清楚改进思路与方向,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进工作绩效,提升增值空间。

近年来,面对行业景气度下滑、主机客户减量压价、中美贸易摩擦的挑战,龙轴集团经营业绩逆势增长。2018年度集团营业收入102,582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关口,同比涨幅较为明显;2019年公司共收集改善提案3,358项,已完成2,267项,775项实施中,待实施316项;2017至2019年制订、落实“降本增效”计划400项,增收节支11,854万元,期间职工年平均收入从7.64万元提高到8.25万元。

 

附件下载: